八仙山
步道全長:6公里
高低落差:1,337公尺
步道型態:線型單向
八仙山因海拔約八千日尺,原擬名「八千山」,之後以較典雅的
「八仙山」名之,為谷關七雄之首,以健行的步伐來回約需8
小時,步道前半段坡度較陡,上了稜線後較為平緩,全程
走在林蔭中,植被由常綠闊葉林進入四季變化明顯的針闊葉。
走混合林,四季景色繽紛多變。
馬崙山
步道全長:7公里
高低落差:1,254公尺
步道型態:線型單向
馬崙山為雪山山脈白姑大山向西延伸之山岳,「谷關七雄」中排行
老二,是中部著名的中級山。步道0K至1.8K,以及通往八壯士神木的
支線,過去合稱為「斯可巴步道」,是早期泰雅族原住民狩獵的場所
之一,也是昔日新山林場之木馬道;而通往馬崙山的路徑則是早年
滿地松針與楓葉,走起來柔軟有彈性,秋季楓葉轉紅,更是有如紅
地毯般的美麗。途經百年五葉松媽媽時,可聆聽松濤聲有如一波波
海浪襲捲而來,伴隨著空氣中飄散著松香,令人心曠神怡。步道旁
的展望平台可俯看谷關風光,遠眺山巒優美曲線,視野極佳,可
說是谷關地區最優美的步道。
屋我尾山
步道全長:6.7公里
高低落差:119公尺
步道型態:線型雙向
屋我尾山位於大甲溪北岸,為谷關七雄中的老三。步道沿路環境多樣
有杜鵑林,稜線上矮密的風衝林、杉木造林地、針闊混合林與楠櫟林
林下潮濕的枯枝倒木與落葉層上有著成簇之蕈叢。天氣晴朗時
從步道的破空處可遠眺周圍群山。
波津加山
步道全長:3.2公里
高低落差:958公尺
步道型態:線型單向
波津加步道位於大甲溪北岸,在谷關七雄中排行第四,昔日為台電
保線道路,林徑旁仍能見到倒臥的老舊木製電桿及固定用鋼索
「波津加」名稱的由來據說是因步道坡度陡峭,許多登山者形
容其「坡真陡」(閩南語諧音)。由於高低差約1千公尺,全
段幾乎都在爬升,來回時間需7~8小時。
東卯山
步道全長:6.7公里
高低落差:899公尺
步道型態:線型單向
東卯山,海拔1,692公尺,谷關七雄排名第五,原為台電之保線道路
沿線風景秀麗,生態資源豐富多樣,登山路徑呈和緩的之字坡向
上攀升,寬大好走,是座很容易親近的山。登頂後腹地寬廣,設
有大型微波反射板,視野遼闊,擁有360度絕佳的好風光,天氣
良好時除可遠眺松鶴部落外,鳶嘴、稍來、馬崙山、八仙山
稜脈、唐麻丹山之山巒美景盡收眼底。
白毛山
步道全長:2.3公里
高低落差:609公尺
步道型態:線型單向
白毛山位於大甲溪南岸,屬於谷關七雄中的老六,三角點約為1522公尺
擁有七雄中難得的展望。白毛山以闊葉次生林為主,及大面積的柳杉
造林地,濃密的植被吸引許多大型哺乳動物和鳥類來此覓食。步道沿途
多處陡峭地勢,三角點前的崩塌地可俯瞰大甲溪、谷關大道院,眺望東
卯山、唐麻丹山等美景,山頂有木造涼亭可供休息。
唐麻丹山
步道全長:5.4公里
高低落差:655公尺
步道型態:環狀
唐麻丹山步道位於大甲溪南岸,在谷關七雄中排行最末,也是七雄中
海拔高度最矮的一座,雖然高度最矮,但由登山口至山頂的落差超過
650公尺,仍然是相當挑戰的路線。 唐麻丹山登山口位於裡冷部落
山頂展望為七雄最佳,向東可以眺望八仙山及馬崙山,向西則是白毛
山與阿冷山,向北則與東卯山及屋我尾山遙遙相望。往山頂的途中有
一條通往蝴蝶谷瀑布的步道,可視體力及時間選擇是否順訪,唐麻丹
山步道是谷關七雄中唯一一條具有瀑布景觀的步道。


【 翁 盟 】

留言
張貼留言